2025/09/05
01
特殊人群机会性感染
在全球范围内,急性腹泻是一种主要的疾病,每年估计有140万人因此死亡。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腹泻是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的致死性感染病。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儿童腹泻的发病率约为2.9次/人年,每年总计17亿次。而特殊人群(如HIV感染、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恶性肿瘤、放化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等)机会性感染风险更高、混合感染更为常见,感染腹泻病毒可能引发持续感染,从而造成长期腹痛、腹泻、可伴发热。
02
腹泻病毒共感染现象
根据国家疾控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来自中国31省(区、市)的217家定点医院和93个参考实验室的共计152792例急性腹泻患者,入院后和治疗前立即采集腹泻粪便,进行病原学(涂片、培养、PCR分析)和免疫学(ELISA、血清学实验)检测。
在这些急性腹泻患者中,腹泻病毒病毒-病毒共感染现象发生率约为3.03%,细菌-病毒共感染现象发生率约为2.63%,在病毒-病毒共感染中,肠道腺病毒与札如病毒共感染(OR>1.5),肠道腺病毒与星状病毒共感染(OR>2),可见在急性腹泻患者中,札如病毒与星状病毒易与肠道腺病毒发生共感染现象。
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在发生艾滋病(AIDS)的早期常会伴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在艾滋病的较后阶段,约有30%~80%的患者伴有急性或慢性腹泻。长期腹泻会导致明显的体重减轻,可将这种情况称为“腹泻消耗性综合征(diarrhea-wasting syndrome)”。因此疾病的精准病原学诊断尤为重要。
03
病毒性腹泻核酸联检测解决方案
一次检测全面覆盖轮状病毒(A、B、C群)、诺如病毒GI型、诺如病毒GII型、肠道腺病毒(40、41型)、星状病毒、札如病毒。涵盖病毒性腹泻所有常见病原,提高阳性检出率,避免漏检,精准识别混合感染,为特殊人群机会性感染的精准诊断提供解决方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