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ELSD-PURIFLASH® 5.030联用技术:非发色团碳水化合物纯化的高效解决方案
碳水化合物作为一类非发色团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缺乏共轭双键或芳香环等紫外吸收基团,因此在传统紫外检测(UV)中难以产生有效的特征信号,常表现为基线平缓或微弱响应,导致目标物的识别与定量存在显著困难。这一局限性在复杂样品(如生物提取物或合成混合物)的纯化过程中尤为突出,可能造成关键组分的漏检或收集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技术,通过其独特的检测原理:将洗脱液雾化蒸发后,利用散射光强度与溶质质量浓度的正相关性进行检测,实现对非发色团化合物的高灵敏度响应。
Advion Interchim Scientific的ELSD检测器具有显著优势:该设备采用创新技术,可同步检测发色和非发色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通过异丙醇补充溶剂的低维护设计实现近乎免维护运行,系统在处理纯化过程中同步自清洁,配备自动补液功能。其突破性的自动增益调节技术有效规避信号饱和或漏检风险,确保低浓度化合物清晰可见且可收集,操作界面直观无需预设参数。系统采用低温技术实现超低消耗(样品流速40µL/min,载气消耗1-1.5L/min@1-1.5bar),配合自动分流装置精准控制进入检测器的样品量,在保持破坏性检测模式特性的同时,兼顾高效与环保。这套整体解决方案为实验室分析提供了智能化、经济化的卓越检测体验。
图1:自动增益调节技术可同时清晰观测所有化合物
实验设置
快速色谱系统:puriFlash® 5.030(集成式ELSD检测器)
色谱柱:puriFlash® 50µm氨基键合硅胶柱(规格:F0025)
样品:D(-)-果糖100 mg;α-D-乳糖100 mg
检测器:ELSD(蒸发器温度35°C)
紫外检测波长:254 nm
实验结果讨论
实验表明,结合梯度洗脱程序(如乙腈-水体系),ELSD不仅能够清晰区分果糖、乳糖等碳水化合物的洗脱峰(信噪比提升约3倍),还可通过自动增益调节功能避免信号饱和,确保低浓度组分的有效捕获。此外,ELSD的低温检测模式(本实验采用35°C)进一步降低了热敏性化合物的降解风险,为高纯度产物的制备提供了可靠保障。通过系统对比UV与ELSD的检测数据(图2-4),本研究证实ELSD技术可显著优化纯化流程,同时减少溶剂消耗与操作时间,为碳水化合物及其他非发色团化合物的高效分离与精准分析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图2: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呈现优异的信号强度与平滑效果
图3与图4:紫外检测下化合物不可见。检测初期首波化合物开始显现低强度信号,但强度不足以实现有效收集
总结
碳水化合物作为非发色团化合物,无法通过紫外检测器实现有效分析,必须借助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实现精准检测。Advion Interchim Scientific(AIS)的ELSD解决方案具有三重核心优势:
• 免增益参数预设:根据样品负载量自动优化信号灵敏度;
• 低温兼容技术:拓展检测范围至热敏/挥发性化合物(专利低温雾化技术);
• 水相背景消除:本实验中采用纯水流动相,在35°C工作温度下即可有效消除流动相背景干扰,获得稳定基线(信号波动≤2%)。
分享